今年2月,陆勤超再次荣登福布斯“2021年最佳女性创投人榜”。她凭借过硬的临床医学素养和多年的行业经验和知识,挖掘下一个明星医疗创业项目,以资本助力国产医疗走向世界的舞台。 陆勤超 丹麓资本创始合伙人&执行合伙人 采访︱李慧 文︱李莹亮 责任编辑|李慧 图︱闫雪莹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不但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日常生活,也让人们更为深刻地意识到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对维护世界健康的重要性。 在医疗健康领域中,不管是早期的投融资,还是后期的IPO和M&A,都呈现出“逆流而上”的趋势。硅谷银行(Silicon VallyBank)发布的2020年医疗健康行业全年投融资报告显示,2020年医疗相关产业的多项投融资指标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今年2月,福布斯中国发布了“2021年最佳女性创投人榜”,陆勤超再次以多个获得超额回报的明星医疗项目荣登榜单。健帆生物、稳健医疗、可孚医疗等响亮的国产医疗健康新生代品牌背后,都有陆勤超的身影。 这位拥有过硬临床医学背景的资深女性投资人,正在凭借出色的市场敏锐度和专业的医学知识,为国产医疗走向强大、走向世界注入资本的力量。 拒绝安稳,医疗行业明星投资人的养成 2021年,这是陆勤超成为专业投资人的第16个年头。 1996年,她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一条安稳平坦的从医之路就摆在她面前。但从小就“不安分”的陆勤超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年轻气盛的陆勤超放弃了中山大学医学院的工作机会,一脚踏入了风高浪急的商海,到强生理康公司做起了血糖仪的销售代表。 而她真正与投资结下不解之缘的契机,则是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MBA学位的两年时间。在她的朋友圈里,金融界的同学和朋友越来越多,加上“硬核”的临床医学科班出身,为她日后成为医疗产业明星投资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MBA毕业后,陆勤超回到内地,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对她伸出了橄榄枝。正值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黄金阶段,民营经济活跃,资本涌动,市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陆勤超来到红杉资本的时期,正是股权投资行业在国内刚进入上升期之际,而她所主导投资的早、中期公司,如健帆生物、ARMO、稳健医疗、上海奕瑞、深圳晶泰等,如今许多都已发展成为医疗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在红杉资本的13年投资经验,陆勤超称是她人生中收获最大的一段时间。 10余年在投资界的经验沉淀,也让陆勤超有了厚积薄发的“资本”。“不安分”的陆勤超在“女人40岁”的关口,终于找到了“打碎天花板”的机会,加入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界的“裂变潮”,离开红杉资本“单飞”,从合伙人变成新基金创办人。 心态与状态的转变和随之而来的挑战,对她来说反而是一个期待和享受的过程:“如何在投资者和创业者身份之间实现平衡,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我是一个追求自我成长的人,希望自己能够变得越来越好。如果一辈子仅仅止步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之上,我会觉得对自我的挑战还不够。” 2018年2月,陆勤超正式与前分享投资医疗基金管理合伙人苏震波一起创立了丹麓资本。与苏震波“组队”创业,她认为两人相似的经历和背景是促成合作的基础:“我们俩都是学医出身,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推广血糖仪,Frank(苏震波)是推广外科耗材,我们对市场销售都非常了解。Frank是很好的创业伙伴,一起做总比单打独斗好。” 把所有这些看似“冲动”的决定串起来,却能勾画出陆勤超贯穿始终的人生轨迹——不断求变,超越昨天的自己。她笑言,自己保持年轻的奥秘就是多和年轻人一起工作:“我特别享受自己变化的过程。一个人如果没有变化,思维就会衰老,带来身体的衰老。我希望自己保持思维的年轻态,也非常愿意和年轻的创业者交流,他们的思维方式总会带给我新的启发。” 疫情影响投融资活动,医疗项目“逆流而上”2020年,全球经济笼罩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阴影之下,身处而立之年的中国资本市场也经历了一次“大考”。 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7559起投资,同比下降7.9%,降幅有所收窄;投资金额8,871.49亿元,同比上升14.0%。 同时,受疫情影响,自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投资机构的约访、尽调、签约等工作才逐步开展,因此投资活动的完成尤其是大额投资的交割更多发生在下半年。 “疫情对我们影响主要是线下活动转到了线上,接触到的项目数量比疫情前还要多,因为现在各地都组织了高效的线上路演。其实我们以前都已经习惯了先对项目进行线上或电话访谈,筛选出有实力的企业才会现场访谈,所以除了出差的次数减少以外,疫情实际上对我们整个投资决策过程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陆勤超表示。 但她承认,2020年新冠疫情对部分以线下业务为主的被投企业来说是备受冲击的,但丹麓资本仍然完成了一期基金十个投资项目的交割、七个投资项目完成下一轮融资、两个一期投资项目申报IPO的亮眼成绩。其二期基金也于2020年完成了首次关闭以及3个投资项目的交割。 目前,丹麓资本70%投向医疗科技领域,包括高值耗材、IVD、医疗大数据、机器人等,30%投向创新药领域。 陆勤超还表示,随着中国消费升级和老龄化趋势的日趋严重,家用医疗器械和家居护理的需求将会大幅提升,相关产业备受青睐。但她认为,家用医疗器械的竞争模式需要通过多品类、强渠道、重营销来取胜。 “家用医疗器械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产品从医用到民用市场,也通常意味着从高毛利变迁到中低毛利的普及过程。对于低毛利的家用医疗器械企业来说,要以用户数量和产品品类来取胜。我们一般不会投单一的产品线,而是投集合型的企业。”她说。 可孚医疗正是最好的例证。早在2014年,陆勤超就接触了可孚医疗,并一直关注这这家多品类的家用医疗器械经销商:“当时可孚已经有自己的仓储平台,并在代理其他厂商产品的过程中逐渐转型为自研和生产商。我一直跟进企业的发展并研究了他们从2015年到2017年的经营状况,认为他们财务越来越规范,有实实在在的业务增长,因此对他们的发展有了充分的信心。”2018年丹麓资本领投可孚医疗,持有3.9%的股份。 事实证明她的眼光是正确的。2017年至2019年,可孚医疗的营业收入节节上升,预计2020年度实现营收约为23.34亿。2021年2月8日,可孚医疗在创业板过会。作为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和股东,陆勤超对可孚医疗创始人张敏充满了期许:“希望可孚医疗成为中国家用医疗器械的NO.1,并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着眼长期价值,只做早期医疗项目“领投人” 作为专注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机构,丹麓资本目前已经正式运营近3年。而单单在成立的头一年内,丹麓资本已签约投资项目12个,其中4个项目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两个项目在后续融资中估值已翻倍或更高,交出了漂亮的首年成绩单。 陆勤超曾在一次采访中对丹麓资本的标的项目做了一个清晰的画像:“首先它必须是中国视角下的创新技术初创企业;硬指标上,预期单品在中国的市场规模应在20亿元以上,10年平均增长率在30%以上;最后,所投资的企业应有成为市场龙头的潜力。” “霸气”的发言流露出陆勤超底气十足。过硬的临床医学素养,多年工作积累的知识和行业经验储备,就是陆勤超判断优质早期医疗项目的底气。 “70后的投资人里,临床医学背景的人不多,我们在医疗和风险投资两个行业的积累够丰富,并不害怕竞争。我们的投资策略有一句话——以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有的技术再好,但是没有市场需求或社会需求,我们也不会投。” 而陆勤超另一个“霸气”的投资风格,就是“只领投不跟投”:“我们对大部分领投的项目都持有较大比例的股份,一般是10%到30%。我们的投资理念是一旦看好了项目就下重注。” 陆勤超的投资理念简单而清晰,她把目标设定为创立并经营一个“小而美”的医疗基金,主基金会长期维持在5到10亿的规模。“从一开始我和Frank都有一致的理念,我们不介意短期挣多少钱,也不喜欢跟别人在拥挤的赛道上竞争。” 但实际上,“小目标”更体现出陆勤超的“大智慧”:“我们希望把丹麓资本持续做强,成为医疗创投的一线品牌,以特色和业绩取胜。坚持从早期开始投资一批优秀的国产医疗企业,把品牌做好,把项目投好,把业绩做出来。不仅是为了获得超额回报,更是一份振兴民族医疗产业的社会责任心。” 搜索文章/转载 请戳菜单栏 qkbj@ste.gd.cn 投稿合作请洽 +86 20-8316-3251 商务合作请洽 本文刊登于《科技与金融》杂志2021年3月刊 欢迎订购本刊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